1.5国内企业对空间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
北上广深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超级大城市,全球很多大公司都把中国当成业务的发展重心,纷纷在这些大城市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因此,这些大城市的写字楼租金也越来越贵,如何高效使用有限空间也是这些公司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这些企业对空间的灵活性和多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5)。
图5 办公、会客、休閒等功能集于一身的新型办公空间的设计
1.6 突出企业品牌,将社交空间融入办公环境
在设计师眼裡,越来越多的科技产业正在寻求方便交际的办公空间,不仅具有办公室的功能,而且还是一个市政广场、饭店或是影院,通常还有健身和保健区域(图6)。

图6 办公空间融入社交功能已经成为新时尚
1.7 年轻一代更喜欢具有归属感、参与感的办公空间
现在,办公室工作协作办公和独立办公所用时间基本一样(图7),集体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喜欢在家庭和酒吧式的办公环境裡进行交流和工作,而不是在过去呆板冰冷的办公室裡工作与交流,这让他们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图8)。

图7 Haworth发佈的《新兴办公场所的主动工效学》白皮书称,办公室一族在每个工作日内,协作办公与个人独立办公所佔用的时间基本一样

图8 Autodesk公司内部的“隧道”,增加了有效的沟通空间(位于美国三藩市)
理想的“办公室”是一个授予员工权力的地方,员工有权选择空间、工具和他们所需要的合作者。这些选择该如何提供、由谁来提供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每个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激发变革、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而那些能够有效提供它们的公司,一定拥有自我重塑的能力。
二、过分互动和缺乏隐私正在被改变
这个命题相对以往的观念是个伪命题,然而今天这种呼声越来越强烈。事实也证明,在过去几十年中,专注型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据专家研究发现,专注型工作才是驱动办公效率的主要因素(图9、10)。而对比2008年和2013年的资料,美国公司整体办公绩效平均下降了6%。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会研究这个问题,更不会有资料。在中国,要不就是很私密、空间很浪费,沟通很不方便;要不就是大通道,大家都挤在一起办公,谈不上有什麽私密和独处的时间。企业或公司很少会思考创造什麽样的办公环境设计会提高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效率。
协同很重要,但在今天资讯无孔不入、无时不在的时代,只有独处,才能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而独处已经变得很奢侈。本人也深有体会。只有一个人在办公室或家裡,呆上1、2天,才能写出一些完整的东西来,才能理出一些工作的框架来。在人群噪杂和近距离与人相处的时候,很难理出清晰的思路和好的创意。过去,过分夸大了“头脑风暴”,而总是忽视人们独处才具有的深入的创造力。

图9 软体服务公司SAP最近在美国Palo Alto的办公室内建立了“程式设计岩洞”——光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很适合技术宅——这是一个不允许打电话、隔绝声音的房间,程式师可以不受干扰地躲在裡面做事,再也不用担心晃来晃去的同事和客户。

图10 漂亮的带有写字台和舒适座位的私密空间,赋予它更多的功能和设计
三、解决“开放交流”和“有目的独处”平衡关係的ABW模式
今天的工作,都是以团队为单位而展开的。如何平衡“开放交流”和“有目的独处”的关係,就是所有公司都要解决的问题。
ABW,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办公空间模型(Activity-based Work Environment)。“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区域,但是个人不拥有固定的办公桌或房间,而是根据需要选择当下最能支援自己工作活动的空间。做得好的例子已经越来越大,如世邦魏理仕公司在日本的办公空间,能让员工根据他们的工作活动来选择工作的地点,包括为保密通话和讨论而设的21个电话间;20%以上的办公桌适用于专注型工作——安静,不允许使用电话;还有一个咖啡厅,拥有100个座位,可用于大型研讨会,也为非正式的客户会面和团队讨论提供了空间。
如宝洁在中国的公司,随著One Phone数位政策的实施,许多工作都得以通过App在手机上完成,再加上每週一天在家办公的政策,实际工位的平均利用率只有63%。半年前,宝洁中华区设施及不动产总监吴航在“未来办公室”的专案中取消了1/3的工位,把其馀空间让给了各种开放式的社交区域,公司并没有额外支出,但员工满意度更高了。
四、站立办公已经成为健康办公新时尚
2012年,站立式办公作为一种新的趋势(图11),被《连线》杂志列入《18种能让人更幸福、更健康、甚至变得聪明的资料驱动方式》中。随著Facebook率先把办公室裡的桌子换成升降桌之后,站立式办公在欧美企业越来越流行。在埃森哲休斯顿的办公室,一些桌子的下方直接连著一台跑步机(图12),员工可以一边慢跑一边工作,需要改变的只是一双鞋。
2016年10月的办公双年展,本人随圣奥集团的倪良正董事长及其公司核心部门领导一起参观了科隆办公展。印象最深的就是,升降办公桌台已经蔚然成风,几乎遍佈展馆的每个展位(图13、14)。可见,站立办公已经成为全球的健康新时尚。我想,中国办公族对健康的需求应该与国外没有不同。为什麽中国的这个潮流迟迟未到呢?浙江捷昌线性驱动有限公司,做办公桌的升降系统,从技术角度讲已经排在世界范围的前五名。每天大量生产的驱动系统供给全世界各地,尤其是美国。然而,在中国的销售却远远小于国外。我们的办公企业早在6、7年前都也尝试了,但很多就是摆个样子,而没有什麽销量。仅仅是价格的问题吗?到底是多的一点成本重要,还是员工的满意度和健康更重要?有时候就是一顿饭的成本,却不愿意花在员工长久的健康上面。

图11 工作期间更多地进行身体移动,可以显著减少办公一族早亡的几率

图12 办公可以一边慢跑一边办公

图13 2016年科隆办公展上的升降桌,主要以钢木结构为主

图14 2016年科隆办公展上比较高端的升降式工作站
除了“让身体更健康”这个理由,站立式办公似乎能够更好地转化成员工的记忆力和生产效率。迈阿密大学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心发现,与站著办公的员工相比,长时间坐著的员工“休息”时间平均要多47%。在团队协作时,道理同样也是如此。
五、未来更容易被接受的办公家具类型
5.1 能满足多种工作需求和社交的家具更受欢迎
现代办公领域,女性的比例不在少数,设计应考虑性别的兴趣和心理取向(图15)。正式和非正式工作区域及其家具要合理搭配,使之可以满足多样的工作需求和不同的社会交往。

图15 非常时尚的会议系统,同时可以成为好的社交环境
5.2 能满足不同年龄层需要的可移动家具更抢手
办公空间,不能只满足80或90后的需求,事实上,有影响力的公司,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的员工占了不小的比例。因此,只有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椅、可随意移动的办公家具,才能满足不同体型和不同年龄段成员的需求。
5.3 成员在室内外都可开展工作,户外家具受青睐
其实,一般综合性的公司,最多只有3/4的时间是在办公桌上办公,其它的时间都在办公室之外的地方。因此,对家具的灵活性及对户外家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轻便、可随时移动和组合的家具,特别是户外家具受到青睐。
5.4 让人专注工作,又方便与他人互动的桌屏系统更适合主工作区
工作人员往往大约有42%的时间既需要专注工作,又需要与他人交流,桌屏办公系统是不错的选择(图16、17),它能让人避免干扰,又方便伏案工作时与他人互动。

图16 各种各样适合主工作区的桌屏系统方式

图17简洁时尚、适合主工作区的桌屏系统
5.5 高度可调节的办公家具将成标配
据调查,约四分之三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希望可以自由调整自己的私人空间和工作姿势,高度可调节的办公桌、工作照明、显示幕支臂等,是他们认为必不可少的配置,也是未来办公资源能共用的基本标配。
5.6 适合放在私密空间裡的家具需求量会增加
安静的私密空间(图18)对集中精力工作和需要保密的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开放的工作环境中,适合这个空间的办公家具将会增加。

图18 越来越流行的私密办公空间
5.7 顺应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办公家具将有用武之地
几乎所有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希望互联网技术能帮助他们在工作时与他人连接,同时希望将连通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社区中,从而与更多的人进行即时协作和资讯共用。社区建设能力是提供给职员最具价值的技术保障。
5.8 高品质的家具能帮助成员提高公司形象,越来越被关注
目前主流的从业者,他们都极其关注自己公司的形象(图19),这对建立客户和外界对公司的认可和达成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中国的新型企业或公司对办公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办公家具企业设计和技术的进步。低价低品质地做办公家具,无论对用户还是生产者,都没有任何好处。

图19 注重文化与品位的新型办公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品牌价值和议价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办公空间和功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业态已非往昔。我们是继续跟风还是创新?创新的路径在哪裡?其核心就是要研究市场,研究客户,研究新的办公模式,在研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发产品和市场,才能胜券在握。其次,跨界合作与集成,即使在办公方式上已经蔚然成风,在产业这方面也更要这样做,否则,还延续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方式已经没有出路了。总之,只有创新,才有出路。